1935年香港大埔與現代對比地圖

圖左為1935年大埔,圖右為現代

香港大部份車站名稱,都是直接以地名命名的,可是位於大埔的車站,卻偏偏叫大埔墟站。現在明明沒有大埔站,何以不更簡潔地稱為大埔站呢?

大埔墟站不稱為大埔站,主要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。追溯到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時,香港境內的一段(英段)共有5個車站:尖沙咀站、油麻地站、沙田站、大埔站和粉嶺站。不過,當中的大埔站並不是指今日的大埔墟站,而是指位於大埔滘的車站。於大埔滘設站的原因,是因為當時該處海邊的碼頭,乃新界東北的多個離島和西貢半島北部的一個交通樞紐,故此該處也有一定的交通需求。

那麼,現在的大埔墟站歷史又如何?這最早可以追溯至九鐵通車同年設立的臨時車站:大埔墟旗站,位置正正就是大約在大埔墟站的現址。當時大埔共有兩個墟市,分別是「大步墟」及「太和市」。很多讀者看到這兩個墟市的名稱,多會以為「大步墟」鄰近今日的大埔墟站;「太和市」鄰近今日的太和站。可是有趣的是,事實恰恰相反。大埔墟旗站服務的,就是當時的「太和市」。1913年,當局在臨時車站以北興建了一個永久車站,並命名為大埔墟站,位置就是今日的香港鐵路博物館。「太和市」的地名亦因為「大埔墟站」的名稱,逐漸變成「大埔墟」,而原來的「大步墟」則改稱為「大埔舊墟」。另一方面,位於大埔滘的「大埔站」,後來亦正名為「大埔滘站」。

在1970年代之前,大埔一共有兩個車站:大埔滘站和大埔墟站。可是到了1970年代,位於馬料水的大學站以及馬料水碼頭,卻取代了大埔滘站以及大埔滘碼頭的功能和地位。筆者估計這是由於大學站同時也服務香港中文大學,把大埔滘碼頭搬到馬料水,鐵路列車便再沒有需要在大埔滘停站了,這樣將更合乎成本效益。故此,大埔滘站自此之後便停用了,原址改為職員宿舍。此時,大埔一度只得大埔墟站這一個車站。1983年,位於舊大埔墟站以南的新車站落成,車站卻沒有藉著這個大好機會正名為「大埔站」,而是沿用「大埔墟站」的舊稱。筆者認為原因有二:車站遠離大埔市中心,即大埔中心一帶;還有九鐵當局亦籌備在大埔設立第二個車站。

而大埔的那一個新車站,於1989年啟用,座落於太和邨旁邊,故名為「太和站」。可是無論是太和邨還是太和站,均與昔日的「太和市」有一段距離,反而更接近昔日的「大步墟」。不過這種地名錯配,主要是房屋署在命名屋邨時的過失,與九鐵公司無關。

文章來源 港鐵站名趣談:大埔墟站為何不稱為大埔站? 作者 凱文

返回網誌